2003年4月9日

雪山記行(下)

每一次的爬山行程,最愉快的總是下山的那一天,因為山上雖然美景誘人,但畢竟也只有美景而已,其他一切與基本生活水平有關的部分都以最低的標準在進行著,因此雖然滿身疲憊,下山絕對是上山速度的兩倍以上。

早上起床就看到一組一組的人馬在收拾行囊,收睡袋、睡墊、打包垃圾,彷彿唯恐耽誤整團人下山的速度而顧人怨,連早餐準備好了都要嚮導來催人,大家才心不甘情不願地放下手邊的工作去吃。先整裝完畢的人三三五五在山莊門口留下最後的合影,兩天下來多多少少也有點熟了,邊聊天邊等還沒收拾完的人,結果最後弄好的卻是負責煮飯給我們吃的還要負責洗鍋的嚮導們,終於,跟著領頭嚮導的步伐,我們開始踏上歸途。

昨夜的一場雪讓來時的小徑染成了白色,一條白色的緞帶就這麼蜿蜒在層層山巒間,踏著柔軟的緞帶而行,剛開始還力氣十足,沒有上山時的氣喘吁吁,可以悠閒的停下來照照相,但是兩三個鐘頭下來,裝滿垃圾和髒衣服的沈重背包還是嚴重地打擊了我的意志力,這個時候只好搬出山下的食物來激勵自己了,上次是想著冰涼涼的可樂一路衝下山,這次則是盤算著一下山就要到麥當勞去吃香香甜甜的巧克力奶昔,你別看這些都是平時隨便就可以吃到的東西,當身處在三千公尺的高山上,你非得打起精神來爬下山才吃得到。於是口中唸唸有詞:「奶昔奶昔,加油加油」,配合腳步往山下走,小徑上的雪越來越薄,武陵四秀從眼前到身後,一個彎再一個彎,到完全看不見,最後一段是摸黑走上來的那一段夜路,原來是一片松林,熟悉的松針小徑特別讓人興奮,因為知道山腳快到了。

山下是陰雨綿綿的寒流,我們的車子還沒來,一群人又濕又冷又累的擠在檢查哨的門廊上,寒風颼颼中大家發現廁所竟是最溫暖的處所,於是大夥又擠進了廁所,拿出還沒吃完的乾糧彼此分享,一位山友取出自己帶的爐子,就在洗手台上燒熱水給大家補充熱量,我忍不住跟第三次遇到的阿恭嚮導聊了起來,第三次合影留念,第三次聽他抱怨跟他合照的照片都不會寄給他……唉呀,真是不好意思!

車子終於在大家都快要感冒時來了,回到車上,心裡有著小小的遺憾,又要暫時告別這一片美麗的山巒了;當然,還有著大大的期待,巧克力奶昔正在向我招手呢!!

2003-04-09 01:13:48

2003年3月9日

雪山記行(中)

所謂的三六九山莊是因其最初測量標高3690公尺而得名,當然後來實際測量是沒有這麼高的啦,不過在二月初的寒天裡此處已經有不少積雪了。其實這已經算是相當高級的高山山莊,除了有廁所之外,還有太陽能發電呢!由於附近的水池已經枯竭,所以此地的廁所是沒有水沖的,因此採用老祖先留下來的方式,下面挖個洞,所有的東西就理所當然的堆在下面了,但是廁所就在山屋旁邊,那個味道怎麼辦呢?於是結合了現代科技,保育巡查員會定期來灑些乳酸桿菌、酵母菌、放射線菌和光合成菌等微生物讓糞便發酵,使其成為無臭的有機物質。如此一來登山客有廁所可用,又不會污染環境,真是一舉數得。只是,通風良好的廁所讓人其實依舊是心不甘情不願的脫下褲子,畢竟接近零度的寒風颼颼地吹在屁股上還是會影響心情的。

經過了一夜好眠,今天是攻頂的重頭戲,用過早餐後輕裝出發。我們先經過的黑森林,是一片由冷杉所構成的濃密樹林,與小徑上覆蓋著白雪形成強烈的對比,大家一一在鞋子上裝上冰爪,免得滑倒。有幾頂帳棚就坐落在雪地中,聽說是來受雪地訓練的幾個人在這裡紮營,領隊們彼此閒聊了起來,我們也樂得小小休息一下,天氣冷到已經讓這裡的水源都結冰了,有人拿出瓦斯罐要燒點熱水給大家補充熱量,只能用小鍋子在雪地上挖一堆雪起來融掉。雪水泡的咖啡,嗯,別有一番風味。

穿過黑森林後到達了曾經是冰河遺跡的冰斗,此時已經只剩下七八個人跟著最前面的嚮導,小朋友們就留在黑森林營地玩雪,壯闊的冰河切割峽谷如今已完全被雪覆蓋,看不見它本來的面貌,與四周的山連成一片皚皚白雪,從峽谷底一直延伸到看不見的山頂,最後淹沒在茫茫的雲霧中,第一次深深的感受到所謂的「白色世界」。一行人最後在登頂前的一段山坡下停住了,因為完全無法判斷原來的山徑在哪裡,也沒有任何的足跡可循,嚮導憑著自己的經驗和方向感,以之字型的方式試著帶我們往山頂上去,無奈走在不是山徑的路上,會不時的踩進灌木叢中,一瞬間雪淹到大腿,在重心不穩摔倒前可得使勁把腿給拔出來,不然可是會滑到山腳下去的。就這麼跌跌撞撞,好不容易終於走到了原本應該是及腰高的一個告示牌前,如今已經被雪淹得只能看到一個頂角,霧卻悄悄地從谷底升起,不知道什麼時候圍繞在我們的周圍,能見度相當低,嚮導以安全為由放棄了帶我們登頂的打算,在徵得大家的同意之後決定回營地去。越是接近山頂處風勢越強,把地面上的雪以小顆粒般的方式吹起來,再加上陰鬱的大霧,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電影"喜馬拉雅"的場景,大家都緊緊跟隨著嚮導的腳步,唯恐慢了就會落單在這一片杳無人煙的山裡,或是一失足就隨著揚起的雪花滑落深不見底的山谷去。戰戰兢兢中看到之前的冰斗,終於鬆了一口氣,這裡是一段緩坡,於是大家索性一屁股坐下,就這麼滑雪般地滑下去了。

看來,台灣的第二高峰,雪山主峰,只有等雪融後再來完成未竟的心願了。

2003-03-09 22:45:16

2003年3月2日

雪山記行(上)



在大年初一的晚上就去爬山應該是件很奇怪的事,但是我們這一團竟然有足足二十個人,上了車,領隊開始介紹團員順便點名,比較特別的是同行的共有三名小朋友,每個都才九、十歲而已,被爸爸媽媽帶著來爬山,讓大家欽佩不已。另外還有三位外國人,其中兩位應該是夫妻,均是來自德國的竹科工程師,太太的國語講得非常好,先生則是一句國語也不會講;第三位是來自奧勒崗的美國人,標準的美國大男孩樣,目前任職彰化地區YMCA的英文老師,才來台灣四個月而已,不大會講中文。夜裡,遊覽車就載著這二十幾個人,搖搖晃晃的穿過北宜公路,開始了我們的雪山之旅。

一片漆黑中,穿過武陵農場,到達大水池登山口,大家下車開始整裝準備出發。夜裡走山路也不是第一次了,但是背著重裝在凌晨一點要爬山,而且一走就是兩三個鐘頭,這倒是第一回。好在路不算太難走,雖然是夜裡,畢竟還有著剛出門時的興奮,小朋友們互相嘲笑著對方,不是走太慢就是行李背太輕,一行人熱熱鬧鬧、順順利利地到達了今天要住宿的七卡山莊。已經有一些登山者在睡覺了,我們在嚮導的殷切叮嚀下,安靜的、迅速的打開睡袋就定位睡覺。第二天早上,用過早餐後,就繼續朝向我們的下個住宿點,三六九山莊,前進。

這一路都算是相當平坦的路程,時而穿梭在森林中的小徑,時而踏著軟綿綿的松針而行,隨著高度的逐漸升高,箭竹草原取代了針葉林,四周呈現一片空曠的景色,一座又一座的山頭在眼底展開。我們跟三個外國人腳程比較接近,所以幾乎都走在一起,中間休息的時候就跟他們閒聊幾句,美國人Tim很愛聊他教的學生,德國來的夫妻原來已經爬過台灣很多山了。這路上比較陡的一段坡路被稱之為「哭坡」,其中參雜著不少巨石,背著重裝爬起來特別吃力,氣喘噓噓的爬完這段後會先到達標高3150公尺的雪山東峰,算是小小的安慰吧,又是一座百岳。此時已經可以遠眺我們今天的目的地了,白色的山屋就坐落在一片草綠色的山坡上。雖然如此,卻又眼睜睜地走了兩個鐘頭,好不容易山屋越來越大,過了最後一個轉彎處終於完整的出現在我們眼前,呼呼,真的是好累。卸下裝備,馬上就攤開睡袋睡墊,接下來就是等吃晚餐了,先躺下來睡個午覺再說吧!跟著外面山社的團隊出來爬山最舒服的地方就在這裡,雖然要多交一點錢,但是不用自己煮飯,不用自己找地方睡,不用擔心會迷路,個人覺得是相當值得的。

吃完晚餐,天色已經全黑,滿天星斗預告著明天的好天氣,拖著疲憊的雙腳鑽近溫暖的睡袋中,希望一夜好眠能給自己明天一整天的充足力氣登雪山主峰。

2003-03-02 10:46:32

2003年2月15日

玉山前峰記行(下)

玉山前峰,標高3236公尺。

這是我的第五座百岳,站在這裡可以清楚的遠?我曾經努力爬上去的玉山主峰,以及遺珠之憾的玉山北峰。

花了好幾個鐘頭才爬上來,大口喘氣的當時,真的很爽!!
2003-02-15 12:18:48

2003年2月6日

玉山前峰記行(中)

台灣的高山,我覺得最漂亮的時候是在太陽剛出來,雲層淡淡地即將散去之時,接下來,天氣好便是一片藍天,天氣不好便是陰鬱整日。很幸運地此行有個難得的好天氣,憶起幾年前登玉山,七月的午後天天下大雨,渾身濕冷的在山上待了三天,
下山時,一行人都只想趕快回到溫暖的家園,匆匆在玉山前峰的登山口與路標合影留念。「往玉山前峰」的「往」字不知被誰順手一遮,就彷彿我們真的到過似的。

這回專程為了前峰而來。前峰是玉山群峰中離塔塔加鞍部登山口最近的一座,其實不到一個鐘頭就到達玉山前峰的入口了,呈現在眾人面前的是無止盡的陡坡,直直爬完一段,又是一段,好不容易終於到了最後一段,眼前便是前峰山頂。

稍微停了一下,山裡的安靜令人不忍多說一個字,只有自己的心跳和喘氣聲。要鼓起最後的力氣,手腳並用,攀爬上這一段巨石坡,才能到達最後的目標。

望著這一片巨石坡,藍天下,山峰正在輕輕地招手。

2003-02-06 12:44:30

玉山前峰記行(上)

星期五的晚上是老闆例行性訓話的時間,但是就是不知他為什麼今晚話特別多,滔滔不絕的述說著這些日子以來他對周圍環境的毫無變遷以及個人心靈與智慧成長的顯著差異...雖然我不耐煩地當著他的面舉起手錶數十次,他依舊視而不見,硬是害我的玉山前峰行遲到了半個鐘頭之久。

當我跟友人抱怨這件事時,友人甲說:
不然他怎麼叫老闆呢,所謂老闆的權利就是他說什麼時候開會就開會,他高興開多久就開多久。你想想,不然他又要發薪水給你,又要承擔公司的存亡,這是他唯一的權利,你就不要剝奪他了。

真是搞不懂他到底是誰的朋友。

友人乙叫我幫老闆在新聞台開個台,讓他好好的暢所欲言,又不會耽誤大家的時間啊!!

因此在往玉山的路上,我就不禁思索起自己開台的動機,以及自己到底想要在這裡留下些什麼。晚上八點多才出發,烏黑黑一路上也沒什麼風景,顛簸的車上尤其不容易睡著,正是適合思考的時機。我本不是什麼大文豪,最初開台是想把自己四處遊山玩水的日子做個紀錄,也可以跟朋友分享一下。也就是說,這應該是個以遊記為主的新聞台,那麼什麼才是一篇好的遊記呢?不能記流水帳,不能語焉不詳,不能讓人讀之無味...想了很久,大約在半夜兩點左右到達塔塔加鞍部遊客中心停車場,還沒想出來。

寒風中紮營,躺在帳棚裡雖然擋住了陣陣強風,卻無法止住從地上傳來的陣陣寒氣,透心沁涼,睡不著只好繼續思考。其實只是一些感想,一些經歷,紀錄也只是為了日後供自己憑弔,那又何必在乎這是否是一篇好的遊記呢?

清晨時分,在近零度的氣溫中起身,爬出帳棚,面對著山頭的雲海久久無法將視線移開。

很美。

2003-02-06 12:43:21

2002年12月15日

那一場婚禮



兩個星期前突然接到好友潔的通知,問我要不要一起去參加一場婚禮,當時猶豫了一下,因為雖然是從高中時代就認識的朋友,但畢竟是好友的朋友,唯一的交集只是偶爾跟大夥兒一起吃飯,再加上也沒有收到帖子...然而耐受不住潔的不斷邀約,還是答應去了。

一到會場,新郎就直道歉,表示沒有住址也不知道該如何發帖子給我,其實並沒有很介意,除了恭喜還是恭喜。被安排坐在一桌幾乎全是新郎的死黨之中,幾位男士都已經結婚,席間訴說著他們各自結婚時遭受當今這位新郎如何的鬧洞房,大家一致決定晚一點要把仇報回來。

婚禮算是蠻盛大的,新郎因此而被灌了不少酒,讓我們輕易取得洞房的鑰匙。好不容易送走了大部分的賓客,回到房間竟然還要面對滿座等著鬧他的朋友們。大夥兒時而翻翻舊帳,時而吐吐新郎的槽,讓我們這些等著看好戲的旁觀者都笑得很開心。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新郎的妹妹不知道用什麼方法,找回了新郎多年前的好友,讓新郎感動得痛哭失聲。當著攝影機及滿屋的朋友,他們擁抱著彼此。

"他曾經是我最好的朋友,可是卻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跟我翻臉,此後八年沒跟我說過話。八年了耶!我怎麼找他,他就是不理我!!"
新郎語帶哽咽的跟大家解釋。
潔小聲的在我旁邊耳語:"真丟人,一個大男人的,哭成這樣!!"
我只是笑笑,其實心裡面是覺得很感人的。

因為時間的關係,最後我不得不起身來告辭。新郎一把拉我到攝影機前,告訴我他有多感謝我來參加。臨別前,新娘也緊緊的握著我的手,我說恭喜,她說謝謝。雖然這兩三年內也見過她好幾次,當時燦爛的笑容卻是我第一次看到的。

幾天後,又接到新郎的電話,再一次表示他當天的招待不周,還請多多見諒,正在度蜜月的他如是說。其實我覺得他已經很盡力了,當天的主角本來就應該是他。於是又閒聊了幾句,終於記得互相留下了聯絡方式。再也沒有藉口說不知道地址而不發帖子了吧!

一個星期後,潔打電話給我。
"告訴你一個不幸的消息,他老婆出事了。"
在河堤上散步,被機車撞到,還在加護病房,醫生表示應該是救不回來了,只能靠呼吸器維生,就等家屬放棄......

很震驚,怎麼會這樣呢?只是一直這樣問著潔,怎麼會這樣呢?
才新婚的他們,才度完蜜月回來,才正要展開他們的新生活,卻發生了這樣的事。

我在腦海裡回憶著婚禮當天的一切,最後總是停格在新娘燦爛的笑容,也許那竟是我最後一次見到她了。我不知道,我沒有勇氣再問潔,最後到底是如何了,也沒有勇氣問新郎還好嗎。彷彿是稍縱即逝的幸福,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心疼不已......

2002-12-15 13:41:52